

專訪廣東旺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龔秀斌



采訪丨吳偉歡,王詩虹 文丨王詩虹
非洲豬瘟的暴發給我國養豬業帶來了空前的困難和挑戰,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將從根本上改變行業格局。對養豬行業上游的供應商的飼料企業而言,這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現在養殖戶正承受非洲豬瘟的壓力,我們飼料企業也不能只想著怎么賺錢。”廣東旺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龔秀斌在接受《豬業》專訪時這樣表示。同時,他還指出,“高效豬飼料是旺大集團的核心業務,要堅持把它做好。”他也表示,養豬業現在遇到了低谷,但一定會有恢復的過程,養豬業定會煥發新生!
廣東旺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龔秀斌
旺大集團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走過近19個春秋,一直以來以預混料為核心業務,全價料為增長業務,種豬為配套業務,推進產業資本整合、打造區域產業鏈。憑借預混料、全價料的生物快大、免疫增強、植物保健等核心獨特技術,堅持走自主研發路線,成功打造了旺大的“產品力、服務力、品牌力”的品牌形象,在飼料業競爭激烈之下逆勢而上,目前已在全國布局16家子公司。
以下為采訪實錄:
應對非洲豬瘟,旺大集團三步走
Q:非洲豬瘟的防控形勢嚴峻,是否對旺大集團帶來了影響?旺大在產業布局上做了哪些調整?
龔秀斌:旺大集團是有著二十年歷史的專業專注于做豬飼料業務板塊的科技型企業集團,它不是一座孤島,整個養豬行業受到非洲豬瘟的“肆虐”,旺大集團也受到了影響,主要對飼料的產銷量影響比較大。
我們會在業務戰略方面做一些調整。第一步,堅持做好豬飼料。因為高效豬飼料是旺大的核心業務,我們還是要堅持把它做好。養豬業有低谷,就一定會有恢復的過程,畢竟,中國生豬產業體量很大。我們預測,到2021年,中國生豬產業會從低谷恢復至少一半以上。只要有豬的地方,有存量的地方,就要將豬飼料作為一個事業來做。第二步,就是想辦法盤活豬全價料市場。目前旺大集團擁有5家全價料廠,要設法盤活。第三步,拓展第三業務。根據各省區的消費需求來進行產業布局調整,比如廣東人喜歡吃黃羽雞,我們就在廣東補充雞料;西北地區和河南習慣養牛羊,我們會補充一些牛羊料。
相信很多企業都會適當進行布局調整,講得實在一點,現在大家都想法設法活下來,先活下來再說,F在養殖戶正承受非洲豬瘟的壓力,我們飼料企業也不能只想著怎么賺錢,先保住員工的飯碗,保存公司的實力,這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Q:具體有什么應對策略?
龔秀斌:在這種形勢下,更要尋求轉變。在客戶定位上,將以直供規模豬場為主、以特大經銷商整合家庭農場的合作社為主、以養殖小區為主、同時開放對外代工業務。在產品打造上,將統一1-2套核心旺崽套餐產品的提煉與推廣;加快哺乳母豬料研發,輸出哺乳料+教保料套餐組合;梳理現有產品,簡化產品品牌及品種;啟動“酵”傲江湖品類研發組建新團隊推動。
Q:旺大如何與客戶一起共渡難關?
龔秀斌:首先是做好自己。我們要求每個飼料廠都要做好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落實具體的生物安全管理辦法,嚴格實施,做好培訓。其次是召開推廣小會,分享非洲豬瘟防控經驗,幫助養戶防控非洲豬瘟。走不進豬場,那就讓豬場的老板走出來。我建議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找到有資源的人,找到能見到老板的人。第二、找到見得到豬場的人、讀懂豬場。第三、創新服務,合作如何落地,還取決于如何服務。
Q:對于非洲豬瘟防控,您有什么看法?
龔秀斌:非洲豬瘟防控有兩個難點,第一個是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疫苗,第二個是復產難。這兩點會影響到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不過,大家對于未來的疫苗和復產還是比較樂觀的。雖然目前還沒有安全有效的疫苗上市,但是經歷過非洲豬瘟的地方,仍然有豬能存活下來,說明并不一定非得依靠疫苗才能防住非洲豬瘟。通過生物安全水平的提升,通過提升豬群免疫力等來防控非洲豬瘟也是可行的。我們知道,防控傳染病有三個環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和保護易感動物。在傳染源環節,通過疫苗可以控制;也可以通過生物安全措施切斷傳染途徑;另外,通過提高易感動物的抵抗力也是其中一個防控的方式。這個是非?茖W的。
龔秀斌(中)與《豬業》采編合影
營養決定健康,從營養免疫和飼料生物安全兩方面對付疾病
Q:據了解,“營養免疫”的理念被越來越多養豬人所接受,在營養免疫方面您有什么經驗分享?
龔秀斌:旺大集團作為一個動物營養公司,主要以營養免疫為切入點做一些工作。傳統對付疾病的方式,一是藥物,二是疫苗。但旺大理念認為營養決定健康。我們主要從營養免疫和保證飼料生物安全兩方面入手。
旺大集團是國內第一家提出“營養免疫”概念的飼料廠家,當時由傅偉龍教授牽頭做了很多工作。2004年,傅偉龍教授就在養豬業雜志上發表了營養免疫方面的文章。2008年“高熱病”暴發,很多用了旺大飼料的豬場,豬群的死亡率較低,特別是在保育豬階段和哺乳母豬階段,表現更為明顯。當時,在江西高安、上高和廣東江門都發現了這一現象,后來有人檢測了血清抗體,發現這些豬的血清抗體水平較高。
好的飼料來源于好的原料,好的原料來自于好的檢測
Q:除此之外,旺大在豬用清潔生物飼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龔秀斌:在清潔飼料板塊,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由印遇龍院士掛帥,姚繼明副總裁直接指揮,組建院士工作站進行專門攻關生產清潔飼料。
清潔飼料相對傳統飼料日糧而言,采用現代綜合技術配置成消化率高、排放少、生產過程清潔、安全、環保的節能型飼料日糧。包含配方清潔、原料清潔、生產清潔、肉品清潔、環境清潔等。我們認為好飼料來源于好的原料,好的原料來自于好的檢測。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們投資幾千萬在廣州科學城成立了華南預混料行業首家飼料安全檢測中心,可檢測重金屬、霉菌毒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180多項質量控制監測指標。
旺大教槽料作為清潔飼料的代表,有兩大指標在國內領先,一是斷奶后前3天的誘食性,二是斷奶后前10天的增重。受到豬場客戶的普遍好評。
對于飼料無抗,我們十分支持和歡迎
Q:目前飼料無抗已提上日程,旺大集團在飼料無抗上做了哪些努力?
龔秀斌:我們是廣東省飼料無抗產業聯盟成員,從2002年開始,我們就開始在飼料無抗上做工作。我們是廣東省內第一家做硫酸銅減排的飼料企業,在胂制劑減排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2016年,我們成功入選為廣東省無抗飼料技術創新企業。這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以“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為標準,專業專注做飼料。通過院士的加盟,還將進一步升級。
Q:旺大飼料在哪些階段能做到完全無抗?對于飼料無抗您有什么看法?
龔秀斌:主要在30斤以后的階段。主要有用益生菌、酶制劑、酸化劑、有機礦替代等多種方案。對于飼料無抗,我們是十分支持和歡迎的,F在的消費觀念已經從吃飽轉變為吃好,而飼料是其中的一個中間環節。在投入品板塊,要下決心改變,F階段養豬技術和設備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通過提高豬只免疫力等方式減少豬只發病,因此我們是有條件減少抗生素和藥物的使用的。
獸用抗生素的濫用所導致的藥物殘留和細菌耐藥性問題日趨嚴重,嚴重威脅到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給人類和動物健康帶來隱患。當前消費者對于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們對此也十分關注。近年我們也加入了中國農業健康產業聯盟,我本人也擔任了聯盟副理事長和全國執行秘書長。
Q:中國農業健康產業聯盟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呢?
龔秀斌:中國農業健康產業聯盟以關愛健康、關愛環境、關愛后代為宗旨,從促進動物健康的源頭開始抓起,貫穿種植、養殖、健康保護、屠宰、加工、安全畜產品上市等一系列產業鏈環節緊密對接,實現農業健康產業目標。我認為企業作為產業鏈大家庭中的小部分,每個環節都要做好自己,共同實現產業目標。
Q:現在中國農業健康產業聯盟有沒有具體的項目落地?
龔秀斌:有的,第一階段做了飼料重金屬檢測項目;近年也將原為荒山野嶺的江西大余丫山開發成為5A級景區;在黃埔區也有一個1.2萬畝的種植姚金娘的基地;另外,也利用互聯網讓健康農產品直銷社區,做好生產基地與社區消費端的對接。在農產品方面,聯盟都是有質量標準的,可以做到產品追溯。我們認為,無論是種還是養,都要靠近消費者,做好技術、信息與資源的融合?偟膩碚f,聯盟做的是利國利民利己的大事。近年來,聯盟響應國家關于生態農業、健康農業、安全農業的號召,分別開展實施了“311工程項目”,即《食品安全促進工程、CSA+社區支持農業工程、美麗農場驛站工程》三大工程項目,地方運營公司統一建立了“健康技術服務”、“健康農業金融”、“健康旅游休閑”、“健康寵物世界”、“健康名優產品”、“健康農地計劃”、“健康養殖工程”、“健康農業環保”、“健康清潔飼料”、“健康風味豬肉”、“健康農業展覽”十一個運營事業部,推進農業事業健康持續良好發展。
根據實力與優勢做鑲嵌式產業鏈
Q:對于產業鏈延伸,旺大集團有什么規劃?
龔秀斌:我們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實力和優勢做鑲嵌式的產業鏈,做資源整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區域化、產品化。比如說養殖端,我們采取參股或托管的方式整合,而不是直接投資。同時繼續專注于提供優質的飼料產品,提供解決方案,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Q:對于下游養殖端的發展,您有什么看法?
龔秀斌:我認為未來養豬業會朝兩個方向走。其中,智能化養豬是大勢所趨,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分出升級的客戶群。一些規;呢i場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優化升級,做結構式調整。家庭農場方面,則可能向山區、山地發展,利用天然的生物屏障。
來源:《豬業》2019年第4期